關於五行初步介紹
/
    五行是什麼?

    “五行”一詞,最早出處在《尚書》的《甘誓》與《洪範》中。
    原先表示五種常見民用的自然物質:「金」、「木」、「水」、「火」、「土」。後來加入更多的哲學與宇宙思維觀念,因此衍生出「氣」,為萬物構成的重要要素。而它們之間的關係與運行,統理出元素間相生相剋、方位、陰陽變化的過程。

    五行為陰陽具體的表現和運用,並廣泛用於醫學、政治、經濟、社會、倫理、文學和命理學。

    後續在這裡我們討論的五行是關於「氣」的五種運動方式。古人認為一年可細分為五季,分別對應木、火、土、金、水五行。

    春天屬木;夏天屬火;長夏屬土;秋天屬金;冬天屬水。而五行彼此之間存在著依存、制約、協調,並認為在正常的情況下,這些關係是平衡的,如果這種平衡遭受破壞,人體就會生病。

    《黃帝內經》的五行,由五方「東、南、中、西、北」開始,到天之五氣「風、暑、濕、燥、寒」的滋潤,及地之五味「酸、苦、甘、辛、鹹」的滋養,轉入人之五臟「肝、心、脾、肺、腎」的藏象系統。
    什麼是陰陽?

    陰、陽兩字的古義是背日和向日,起初並無任何哲學思想內涵。之後加入哲學思想,形成中國傳統哲學的二元論觀念。將相互對立又依存的事物特徵,例如天地、日月、晝夜…以「陰陽」的概念進行表述,並謂之「氣」。

    《太極圖說》:「陽變陰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氣順布,四時行焉。」
    陰陽五行學說,是中國古代樸素辯證法思想,世界是在陰陽二氣作用的推動下孳生、發展和變化;並認為木、火、土、金、水五行是其基本的變化關係。五行的相生相剋,處於不斷的運動變化之中。

    一般來說,凡是劇烈運動著的、外向的、上升的、溫熱的、明亮的,都屬於陽;相對靜止著的、內守的、下降的、寒冷、晦暗的,都屬於陰。以天地而言,天氣輕清為陽,地氣重濁為陰;以水火而言,水性寒而潤下屬陰,火性熱而炎上屬陽。

    而事物的陰陽屬性,並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這種相對性,一方面表現為在一定的條件下,陰和陽之間可以發生相互轉化,即陰可以轉化為陽,陽也可以轉化為陰。另一方面,體現於事物的無限可分性。

    人類為宇宙裡的一份子,而我們的身體也如同一個小宇宙,有種種陰陽。當這個陰陽的平衡出現偏頗,身體的狀況也會跟著失序。
    什麼是黃帝內經?

    《黃帝內經》(簡稱《內經》)為現存最早的傳統中華醫學著作,對於後世中醫學的理論與實務有深遠影響。內容不僅包含深刻的醫學理論,而且涵蓋諸多中國古代的思維方法和邏輯思想。

    內容涉及到當時對人與環境、人體運轉機理、疾病預防、各種疾病發病原因、病變流轉、病理、診斷方法、治法、治則、針灸方法等與中醫藥相關的理論及實踐。

    內文分為《素問》和《靈樞》兩部分,大多數篇章是黃帝與天師岐伯的一問一答,或以黃帝與他人(伯高、雷公等)的對話,或直接闡述醫藥理論等形式展開。

    《黃帝內經》可謂為一部養生寶典,因其中提及一個非常重要的思想:“治未病”。經文中說:“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
    何謂「氣」

    氣是肉眼看不到的能量,會循著經絡在身體中不斷循環,推動血及水(津液),將其輸送至全身的臟腑及細胞,支持人體活動的生命能量。

    氣、血、水各自在體內生成、運行、代謝,五臟六腑乃至各個器官的運作,都少不了它們。若運行不順失去了平衡,身心就出現問題。

    氣是肉眼看不到的能量,是生命的泉源。可分為兩種:
    1.)從出生那一刻,積蓄在腎臟的氣,稱為「先天之精氣」。是與生俱來的生命能量,與成長、發育、生殖等有關。
    2.)從飲食中取得的「水穀之精氣」,加上從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氣(空氣的氣)形成「後天之精氣」,為後天性生命能量。

    就陰陽而論,氣是陽。其作用是讓身體保持許多基本機能,讓血、水在體內循環,並保護體表免於外邪侵害。
    何謂「血」

    這裡所提及的「血」與我們在醫學上所指的血液相似,但兩者並不相同。

    血不單指血液,它為富含營養的紅色液體,包含體內所有的營養成分。血靠著氣在體內循環,氣則需要血提供的養分成為它的再生能源。

    就陰陽而論,血是陰。其作用是在體內循環,將養分送達全身,身體表層的外觀有許多地方都能清楚反應出血的狀態。
    它與大腦思考及各種精神活動也密切相關,因此保持穩定的精神狀態必須有充足的血。
    何謂「水」

    在中醫裡,水也被稱為「津液」。是指血液以外的體液,包括淋巴液、淚水、汗水、黏液、尿……等等,具有滋潤身體、帶走毒素的作用。

    就陰陽而論,水也是陰。水不僅存在於體內,也提供身體各處滋潤,使得各處得以潤滑活動,像是皮膚、黏膜、關節……等等。
五氣
/
    五行-『木』

    春天屬木,代表氣體向四周擴散的運動方式。春天,花草樹木生長茂盛,樹木的枝條向四周伸展,營養往枝頭輸送,所以春屬木。

    在臟器中,肝屬木,而肝與膽互為表裡,開竅於目。
    此外肝藏血,肝血的盛衰,直接影響到筋的運動,所以中醫書上常說「肝主筋,其華在爪」,因為「爪為筋之餘」。

    五色對應綠色,五味對應酸味,表象情緒為「怒」。
    五行-『火』

    夏天屬火,代表氣體向上的運動方式。火的特點是向上,夏天各種植物向上生長,長勢迅猛,所以夏屬火。

    在臟器中,心屬火,而心與小腸互為表裡,開竅於舌。
    心藏神,主血脈,血液運行於脈中,主要靠心氣推動,所以中醫有「氣行血亦行」之說。
    心氣的強弱決定脈道的盈虧,這可以從脈象和面部的色澤反映出來,所以稱「其華在面」。

    五色對應紅色,五味對應苦味,表象情緒為「喜」。
    五行-『土』

    長夏屬土,長夏是夏和秋之間的一段過度期,天氣濕熱,莊稼走向成熟的一段時期,所以長夏屬土。

    在臟器中,脾屬土,而脾與胃互為表裡,開竅於口。
    脾造血,主運化。運化指的就是消化吸收、輸送營養物質和水液到五臟六腑、全身肌肉。
    由於脾負責把人體所需要的營養、水液運輸至全身各器官組織,因此「其華在肌肉」。

    五色對應黃色,五味對應甘味,表象情緒為「憂」。
    五行-『金』

    秋天屬金,代表氣體向內收縮的運動方式。金的特點是穩固,秋天收穫,人們儲蓄糧食為過冬作準備,樹葉凋落,所以秋屬金。

    在臟器中,肺屬金,而肺與大腸互為表裡,開竅於鼻。
    肺主氣,氣包含呼吸之氣和真氣。肺氣推動全身氣血津液散布全身,內達經絡臟腑,外通肌肉皮毛,而皮膚的汗孔也有散氣以調節呼吸的作用,因此「其華在皮毛」。

    五色對應白色,五味對應辛味,表象情緒為「悲」。
    五行-『水』

    冬天屬水,代表氣體向下的運動方式。水往低處流,冬天萬物休眠,為春天蓄積能量,所以冬屬水。

    在臟器中,腎屬水,而腎與膀胱互為表裡,開竅於耳。
    腎藏精,主骨生髓,其精在瞳,「其華在髮」。毛髮的生機,根源於腎氣。體內腎氣可從外部毛髮上顯露出來:青壯年腎氣充盛的人,頭髮茂密光澤;年老體弱、腎氣虛弱的人,往往毛髮容易枯搞脫落。

    五色對應黑色,五味對應鹹味,表象情緒為「恐」。
    五行相生:
    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1.)金生水:許多泉水都是在含有礦藏的地方產生的。
    2.)水生木:植物生長需要土壤,也需要水。有可以單獨在水裡生存的植物,但沒有不需要水便可以生存的植物。
    3.)木生火:鑽木取火。
    4.)火生土:草木燃燒之後得到的灰燼便變成土。
    5.)土生金:一切礦藏都是在土裡形成的。

    五行相剋:
    金剋木;木剋土;土剋水;水剋火;火剋金。
    1.)金剋木:伐木用斧頭,即金屬工具。
    2.)木剋土:古代木頭做的犁用來耕地。
    3.)土剋水:築堤防水、水來土掩。
    4.)水剋火:水可以熄滅火焰。
    5.)火剋金:真金不怕火煉,火鍛造金屬。
五臟
/
    什麼是五臟?

    臟腑,是中醫對內臟的總稱,通稱五臟六腑。「臟」指的是人體內的五臟,即:肝、心、脾、肺、腎。
    五臟主掌人體各種機能,在對應五行的觀點上即可用不同的彩色所示。

    與五臟互為表裡關係,彼此相對應的即為「六腑」。人體也為一種陰陽平衡的展現:即五臟為陰,而六腑為陽。

    此外,五臟與精神方面的運作也有關連,因此在五臟中,並不是所有的臟器都是像肝臟、心臟等對應現代解剖學、生理學中的臟器。例如,這裡的脾不是脾臟,而是指消化系統。
    五臟-『肝』
    💚調節氣、血循環,儲藏血。

    肝最大的功能之一,就是促使氣、血毫無停滯地順暢運行全身。如果這個機能運作正常,壓力和緊張也較容易缓解,精神和意識即可維持在正常的狀態。

    換句話說,肝是易受壓力影響的臟器,一旦持續處於壓力之下,就會變得虛弱,肝氣不足會造成心情鬱結,肝氣瘀滯則情緒變得易怒、焦慮。

    部分學派認為指(趾) 甲、肌肉、眼睛等部位,可以反映出肝臟的狀態。因此當血的營養不足時,指(趾)甲薄易變形,肌肉抽筋,眼睛容易疲勞,許多功用都無法正常運作。
    五臟-『心』
    ❤️ 造血,並將血送至全身,控制精神與意識。

    心首要的作用就是將血送達至全身。藉由幫浦作用,將血從心臟送出,到達全身各處,經由循環,把養分帶往每個部位。

    心也有造血的功能,讓體內生熱。這些功用一旦有異常就會出現心悸、氣喘等症狀,造成體寒怕冷的情況。
    我們的精神與意識活動就是透過心的運作而產生,因此心還有「主掌神志」的功能,並藉由心保持清明的狀態。

    心和舌頭及面色狀態關連甚深,如果心的狀態正常,臉色紅潤光澤;若是心有異常,則味覺產生變異,臉色會產生變化:變紅、暗沉或發白。
    五臟-『脾』
    💛負責食物的消化吸收,控制血不溢出脈外的「統血」功用,將營養輸送到全身。

    脾吸收飲食,且配合自肺吸入的自然界空氣生成氣、水,進行消化活動。心再以脾送出的氣、水為原料生成血,身體機能便以此為細胞營養維持運作。

    統血功能若是失調,會有不正常出血的情況發生。

    脾狀態正常,吃東西有滋有味;脾若異常容易顯現於口、唇,會產生唇色變差,食慾不振…等等,進而導致氣、血、水不足,引起其他臟器的運作失調。
    五臟-『肺』
    🤍掌管呼吸,防止外在致病因素入侵。

    肺是掌管呼吸的臟器。它吸入自然界的空氣,讓新的空氣進入體內,並將體內的濁氣吐出體外。還具有幫助水分代謝的作用,將多餘水分變成汗水排出,或是下送到膀胱。

    肺讓氣、水由內向外發散,輸送到全身,使濁氣代謝發散至體外,並促使汗水排出等作用,會使肌膚恢復彈力及潤澤,與防止外來的邪氣入侵也有關連。

    若肺異常,體溫調節機能也會下降,變得容易感冒。或是尿量减少,身體出現浮腫。
    五臟-『腎』
    🖤儲藏生命的能量,掌管成長、發育和生殖。

    腎是儲藏來自父母、與生俱來的生命之源—「先天之精氣」的臟器。如果它能充分運作,不論是身心的成長及發育都能順利進行,它也具有生殖以及調節老化的作用。

    腎的狀態會顯現在毛髮、骨骼、牙齒和耳朵,如果狀態良好,毛髮會很有光澤,骨骼和牙齒堅固,耳朵也會聽得很清楚。

    腎異常、腎氣不足雖然可以靠脾製造出來的營養:「後天的精氣」加以彌補,但先天的精氣本身就會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衰弱,所以至年老狀態時,會出現白髮或掉髮情形,骨骼和牙齒鬆動,耳朵聽不清楚的現象。
機能失衡
/
    造成人體不適有幾個不同的原因,而大多數都為體內的機能失衡導致:

    -外因失衡
    由外入侵身體,引起疾病的原因,亦即自然界原本就存在的邪氣,也稱為外邪。共有風邪、寒邪、暑邪、濕邪、燥邪、火邪六種,統稱為六淫。

    1.)風邪:風的邪氣從體表入侵體內,主要侵犯上半身。風邪的特徵,容易同時合併風寒、風濕、風熱等其他的邪氣出現。
    2.)寒邪:寒氣會使身體內部機能的活動力下降,體內循環變差。
    3.)暑邪:夏天的暑熱,會造成水分的代謝失序,也容易伴隨著濕氣,併發濕邪。
    4.)濕邪 :體內濕氣多,容易入侵脾胃,造成消化機能變差。
    5.)燥邪:太過乾燥的空氣,會入侵肺部或皮膚。
    6.)火邪:火邪也稱為熱邪,會消耗人體的津液,容易引起發炎。
    造成人體不適有幾個不同的原因,而大多數都為體內的機能失衡導致:

    -內因失衡
    因體內產生的情緒,而造成不適的病因,也稱做內邪。
    分為喜、怒、憂、悲、思、恐、驚等七種(七情),它們會各自對五臟造成影響,引發疾病,稱為內傷七情。

    1.)喜:對應「心」。
    過度歡喜會傷心,造成心悸、焦躁和失眠。
    2.)怒:對應「肝」。
    過度憤怒會傷肝,造成頭痛或眼睛充血。
    3.)憂和悲:對應「肺」。
    過度憂傷會傷肺,造成咳嗽或氣喘。
    4.)思:對應「胃」。
    過度思慮(煩惱)會傷脾胃,造成食慾不振或胃滯。
    5.)驚和恐:對應「腎」。
    過度驚恐則是傷腎,會出現記憶力減退或掉髮的情況。
    造成人體不適有幾個不同的原因,而大多數都為體內的機能失衡導致:

    -不內外因失衡
    扣除外因與內因的病因稱為不內外因,例如飲食失調、勞倦、房事混亂、外傷、寄生蟲。此類需要多加留意日常生活的狀態與事件。

    所謂飲食失調,是指過度食用太冷、太油的食物,或是暴飲暴食等,造成胃脾功能受損。
    勞倦是指過度勞動,因過勞導致的心神受損。
    房事混亂則是因為性行為調節不當所造成的病因。
五行療癒
/
    【肝經療癒】

    肝經療癒的重要性?
    肝本身很柔軟,像一個巨大的海綿體一樣,吸收很多血液在裡面,具有藏血功能,而女性生理週期的經血就是從此而來。
    因此,當肝經能量混亂時,藏血功能也不穩定,女性生理週期就會混亂(不論頻率或血量)。

    肝經能量混亂怎麼知道?
    「肝開竅於目」、「肝主筋,其華在爪」,因此平時自我保健若是根據五行的知識做簡單判斷,可以從眼睛、筋及指甲來觀察。
    例如指甲變色變形、抽筋、眼睛看不清楚…等等。

    肝經療癒怎麼做?
    肝在五行裡屬木,而木對應綠色,五味對應酸味。因此在肝經簡單的療癒中可以從綠色及酸味進行切入。
    【心經療癒】

    心經療癒的重要性?
    心是體內血液循環最重要的幫浦,也是最深處靈魂居住的小房子,主掌人最終的神志。
    因此,當心經能量混亂時,體內造血及精神狀態也不穩定。

    心經能量混亂怎麼知道?
    「心開竅於舌」、「心主血脈,其華在面」,因此平時自我保健若是根據五行的知識做簡單判斷,可以從舌頭及面色來觀察。
    例如味覺變異、臉色發白…等等。

    心經療癒怎麼做?
    心在五行裡屬火,而火對應紅色,五味對應苦味。因此在心經簡單的療癒中可以從紅色及苦味進行切入。
    【脾經療癒】

    脾經療癒的重要性?
    脾胃吸收飲食,進行消化活動,也是造血的一份子。因此許多人為了減肥而不吃米飯是不行的,因為米飯對應脾經,是身體造血能量來源。
    因此有些女性生理不調,不一定都是肝經能量出現狀況,也可能是造血的能量不夠導致。

    脾經能量混亂怎麼知道?
    「脾開竅於口」、「脾主運化,其華在肌肉」,因此平時自我保健若是根據五行的知識做簡單判斷,可以從口、唇及肌肉來觀察。
    例如唇色變異、肌肉無力…等等。

    脾經療癒怎麼做?
    脾在五行裡屬土,而土對應黃色,五味對應甘味。因此在脾經簡單的療癒中可以從黃色及甘味進行切入。
    【肺經療癒】

    肺經療癒的重要性?
    肺是掌管呼吸的臟器,進行氣體與體溫調節。而肺與大腸互為表裏,因此有些人呼吸到冷空氣之後突然肚子絞痛拉肚子,正是透過大腸急速排寒的現象。

    肺經能量混亂怎麼知道?
    「肺開竅於鼻」、「肺主氣,其華在皮毛」,因此平時自我保健若是根據五行的知識做簡單判斷,可以從皮膚來觀察。
    例如體溫異常、皮膚暗沉…等等。

    肺經療癒怎麼做?
    肺在五行裡屬金,而金對應白色,五味對應辛味。因此在肺經簡單的療癒中可以從白色及辛味進行切入。
    【腎經療癒】

    腎經療癒的重要性?
    腎是掌管人體精氣的臟器,儲藏生命的能量。先天的腎氣無法進行補充,只能靠後天的腎氣來加以鞏固,若是沒有進行腎氣的保養,則老化的較快,因其與人體成長及發育有關。

    腎經能量混亂怎麼知道?
    「腎開竅於耳」、「腎主骨,其華在髮」,因此平時自我保健若是根據五行的知識做簡單判斷,可以從骨骼及毛髮來觀察。
    例如聽力異常、牙齒斷裂、落髮問題…等等。

    腎經療癒怎麼做?
    腎在五行裡屬水,而水對應黑色,五味對應鹹味。因此在腎經簡單的療癒中可以從黑色及鹹味進行切入。
    【五行療癒】

    五臟六腑除了可以從身體表徵透過五行進行初步判斷哪裡需要進行療癒,更專業的就是了解經絡的走向,了解氣血如何在身體錯綜複雜的迷宮中進行能量循環。

    五行之間相生相剋,能量會進行流轉、轉移。舉例來說:當冰吃下肚時,寒氣即進入胃與脾,胃與脾屬土,土又生金。肺與大腸屬金,當寒氣往上跑時,則進入肺,導致咳嗽;寒氣往下跑時,則進入大腸,導致拉肚子。

    上述的例子為寒氣的轉移,若是要進行五行的療癒,就需要好好的了解自己在飲食及各類生活上的情況,回歸自身好好了解自己,才能從最源頭來改善喔!